不平凡的言教與身教(下)

不平凡的言教與身教(下)

陳震寰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臺北榮民總醫院教學部特約主治醫師

陳震寰

目前擔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暨醫學系教授,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暨教學部教師培育科特約醫師。1995年至1997年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進修心臟血管血流動力學。

訪談日:2022年4月21日

 以身作則的醫師科學家

陳震寰院長是國立陽明醫學院第一屆的畢業生,致力於醫學院的課程改革之餘,他同時也是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的權威醫師。

「臨床上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精湛的聽診技術,可以『聽』出複雜的心臟疾病,而他在心臟血管血流動力學的研究,證實可以從手臂血壓脈搏,估算中央主動脈的動脈壓,讓醫師可以更精確掌握心臟的血壓,減少診斷誤差。這項研究不僅在國際上被引用超過千次,也讓陳震寰研發出能測量中央主動脈壓力的血壓計。」(註一)

推動醫師科研人才培育計畫的陳震寰院長,本身就是一位傑出的醫師科學家。

在個人電腦剛問世的時候,他已經開始自學程式、用電腦輸入病歷,嘗試電子化。1992 年他參與南投埔里國姓鄉的專案,目標是搜集 2000 位民眾的心臟超音波、驗血、驗尿以及檢查血管的硬度等等。

為了進行這個專案,他的團隊必須打電話招募民眾參加、在衛生所設置檢驗儀器,好幫民眾抽血、驗尿,是個大規模的工程。民眾集體來衛生所做檢驗之後,醫療團隊當天就必須把樣本送到臺北榮總化驗。臺北榮總化驗的結果疊成一大落的紙本報告,裡面晦澀難懂的醫療數據讓民眾不容易理解。因此熟悉 dBase 程式設計的陳震寰院長,設計了一個小型資料庫,請助理把化驗的紙本報告輸入資料庫,然後再設計一個化驗報告的表格。用一台筆記型電腦和一個小型的噴墨印表機,一個晚上就可以列印出幾百份報告和受測者的地址郵寄標籤,然後由助理分類,把報告郵寄給民眾。這個專案的參與民眾多達 2000 位,每位都領到了自己的檢查報告,而那是三十年前,電腦還不普及的年代。

1995 年至 1997 年期間他到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進修時,為了處理心電圖、血壓波幅等等的資料,自學 Matlab 語言,寫了許多個別的小程式,之後又把這些小程式整合成一個完整的軟體,現在霍普金斯大學研究血流動力學的團隊使用的仍然是當時他開發的程式。

現在的他身兼數職:陽明交大醫學院的院長、醫學系內科教授、榮陽卓越人才培育計畫執行長、臺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臺北榮總教學部教師培育科主任,涵蓋了臨床、研究、教學和行政等多重角色。出色的時間管理能力之外,他自覺自己非常幸運,家人全力支持他,讓他得以超長時工作而無後顧之憂。每位成功的醫師科研人才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維持系統;醫師照顧有需求的病人,而他們本身則仰賴家庭親人的互助體諒,才能奉獻心力,成就他人。

指點迷津的人生導師

在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任教多年,陳震寰院長對於歷屆學生如數家珍,而他的學生們對他也敬愛有加。陳震寰院長指出,醫學系一年級的學生通常忙於外務,未必有時間探索科研活動;二年級的學生開始探索科研學程。但這些學生未必知道自己是否對科研有興趣,或者應該選擇哪個研究方向,此時「導師」就扮演了啟蒙的關鍵角色。 一位優秀的指導老師可以啟發學生對基礎研究的興趣、引導學生選擇研究的主題、帶領學生順利走上科研之路。

他自己就曾經擔任過兩屆醫學生的導師,108 級的葉俊廷是讓他印象最深的。陳震寰院長在導生聚會時,發現葉俊廷參與眾多社會運動,看起來疲憊不堪,當時葉俊廷對課業並不用心,學業成績平平。為了幫助葉俊廷暫時抽離那些校外活動,他在葉俊廷大一下學期的時候,主動與在美國密蘇里大學主持實驗室的老同學黃自強教授聯繫,為葉俊廷安排了升大二暑期到美國實習的機會。雖然葉俊廷之前並沒有參與過任何基礎研究活動,但當時的他也想轉換一下環境,欣然接受了陳震寰院長的安排。

兩個月的暑期實習後葉俊廷對基礎研究產生了興趣,之後在 2016 年大四暑假休學前往美國密蘇里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三年取得學位後,在 2019 年回到陽明醫學院繼續完成醫學系課程,2022年獲頒醫學士證書。而葉俊廷對於陳震寰院長的惜才以及「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的全額獎學金補助,也念茲在茲;認為沒有學校、師長與榮陽補助計畫,就沒有今天的自己。「我很感激有陳院長這樣好的導師。大一的時候他拉了我一把,把我帶上科研之路!」在葉俊廷人生最迷惘的時候,陳院長給他一次爭取自己未來的機會,出國進修。

真正的醫師科研人才

在陳震寰院長眼中,真正的醫師科學家是具有兩種專長、能同時做好兩種工作的人。「一位醫生他本來的專長就是看病,就是應用醫學知識;科學家則是另外一種專長,以創造新的知識來解決醫學問題。」能夠身兼二職,而且把兩種工作同時做到最好的,才算是真正的醫師科學家。

當然,醫師科研人才的養成有特別的主客觀條件。陳震寰院長認為首先必須有旺盛的企圖心,不僅期許自己成為一位優秀的醫師,還是一位可以為國家解決重大問題的醫師。其次是願意接受高難度的挑戰,例如醫學系 B 組「醫師科學家組」和 C 組「醫師工程師組」的課業極為繁重,必須有意願接受挑戰才能達成目標。第三是不怕失敗,即使沒有看到預期的成果仍然不氣餒,直到成功為止。第四是要有提問力,懂得問問題,特別是從事研究過程時,必須懂得在關鍵時刻提出核心問題。

最後就是時間管理,醫師科研人才必須兼顧兩種不同領域的工作,所以時間管理的能力非常重要。這也意味著必要時可能得犧牲假期、或者陪伴家人的時間。這些往往非關時間管理能力,而是個人與家庭能否負擔的問題。

如果一位醫師很重視個人生活,他成為一位醫師科學家的成功率是很低的。因為只有願意長時間工作的人,才能同時兼顧臨床服務與科學研究兩種工作。

在實際執行層面,最終需要在研究與臨床工作二者之間做一個取捨,對研究有興趣的醫生可能就必須減少臨床服務的時間。例如在美國,醫師科學家將 80% 的時間放在研究工作,臨床工作只佔 20%。臺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的研究型主治醫師也一樣,80% 的時間放在研究上,20%則為臨床服務。既然減少臨床服務時間,研究型主治醫師的薪資表現可能就無法和其他專注於臨床服務醫師相提並論。

制度的傳承 薪火相傳

2015 年陽明醫學院醫學系在原有的 A 組「醫師組」之外,2015 年開設了 B 組「醫師科學家組」, 2020 年進一步增設 C 組「醫師工程師組」。大一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想像不夠明確,雖然有轉組的機制,但這三組的課程非常不同,轉組之後必須補修許多課程。而由於各組錄取分數不同,為了避免讓轉組機制成為進入某一組的跳板,轉組限制相當嚴格。這為無法適應的醫學生,提供一條窄窄的逃生路線,讓少數年輕學生保有靈活轉身的彈性。

從小立志成為醫師科學家的學生畢竟只是少數,大一入學分組可能為時過早。陳震寰院長指出,接下來的醫學教育可以考慮發展的方向之一,是開設學士後醫學系,將 B 組與 C 組歸入後醫系的規劃。再者,陽明交大醫學院醫學系目前並沒有開設碩 / 博士班,或許可以列入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借鑒哈佛醫學院的 HST 計畫二十年前只招收四年制的學士後醫學系學生,現在他們已經有八年的課程,學生畢業後可以同時取得醫學士與博士兩種學位。

推動醫療教育改革逾二十年的陳震寰院長,對於未來仍然充滿期待。

「建立好的升等制度是最重要的。」他強調好的升等制度可以建立學術研究的氛圍、吸引好的老師、並且引導老師按部就班、同時教導學生做正確的事情,進而強化校園的學術環境。好的老師會吸引好的學生,好的學生進來,跟著好的老師學習,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自然就可以開花結果。

「我就快退休了,我希望能為學校傳承一個好的制度。人是暫時的,制度是永久的。」陳震寰院長希望將好的制度,交棒給下一位繼任者,不斷向前邁進。

註一:引述2018/08/01 中時新聞網: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801002042-260405?chdtv

訪談者 :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 :孫婕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    :陳震寰

✨✨✨✨✨✨✨✨✨✨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