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震寰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醫師
陳震寰
目前擔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暨醫學系教授,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暨教學部教師培育科特約醫師。1995年至1997年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進修心臟血管血流動力學。
訪談日:2022年3月21日
「醫學與科技的融合趨勢與需求,在今年 (2023 年) 的大學招生上呈現,首度出現醫學系的醫師科學家組與醫師工程師組錄取率,較醫學系更激烈的情況。陽明交大醫學系今年預計招收 41 名醫師組、10 名科學家組、10 名工程師組,第一階段報名學生幾乎都是滿級分,而醫師科學家與工程師組錄取率僅 5%,比醫學系的 17% 更為搶手。
陽明交大醫學系醫師組今年有 237 名學生報名,通過第一階段篩選人數為 94 名,將錄取 41 名;而成立第八年的醫師科學家組與成立第四年的醫師工程師組,報名分別有 151 名、202 名學生,通過第一階段篩選人數各有 30 名,最終將各錄取 10 名。」(註一)
創新思維 引領醫學教育改革
陽明醫學系學程分組的幕後推手,就是現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陳震寰。這位戴著金框眼鏡、講起話不疾不徐的心臟內科權威,從 2002 年開始推動陽明醫學院系的學制改革,至今已經超過二十年了。
當時課程改革的目標是希望能培育醫學生之中 10% 成為致力科學研究的醫師科學家、 10% 視臨床服務為天職——史懷哲式奉獻的醫師,剩下的 80% 醫學生則是擁有具國際競爭力的醫師。目的是培養為國家解決重大醫療健康問題的醫師科學家,為整個醫學院系課程改革計畫的核心。
為什麼世界各國無不盡全力培養醫師科研人才?
美國有麻省理工與哈佛醫學院的合作計畫、新加坡大學與美國加大聖地牙哥分校也有相似的國際合作。全世界先進國家十分注重培育這方面的稀有人才。「醫師每次只能拯救一位病人,但醫師科學家可以解決醫學上的難題,一次可以拯救千千萬萬的病人。」陳震寰院長指出。
陽明醫學系科研課程的目標在於「從醫學系一年級醫學生開始,目的培養以醫師科學家為志業(career)的研究型主治醫師」陳震寰院長解釋。合乎補助條件的學生在學期間可以申請各種出國進修的補助,唯一的要求是完成學業後,醫學生必須成為臺北榮總的主治醫師。這是個醫學院與醫學中心、學校到職場的深度縱向整合的長期人才培育計畫。
這些研究型的醫師並不會以短期的論文產出為目標,而是成為有機會為國家解決重大醫學問題的專家,例如:在疫情期間迅速發展出疫苗、抗病毒的新藥;或者為政府醫療健康福利決策提供建議等等。
在陳震寰院長眼中,MD-PhD 科研人才並不是這個培育計畫的終極目標,能夠養成取得博士學位後,在學術機構或醫院繼續研究工作,把科研當成一種終身志業的醫師科學家才算是這個計畫真正的成功。
榮陽雙方共同推動 醫師科研人才養成計畫
2002 年由謝世良教授設計的課程「醫學生專題研究」,提供大二醫學生選修。為了進一步強化這個選修課程,2005 年陳震寰院長和其他幾位同仁參訪了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合辦的 HST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計畫。哈佛大學醫學院每年錄取大約 160 多名學生,分為5 組,其中的 30 名隸屬 HST 計畫組,另外 4 組則為一般的醫學院學生。當時哈佛醫學院的學程叫做 new pathway,也是就是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方式)為核心的課程。
參加 HST 計畫的學程與一般的醫學院學程不同。他們會在上午參加一般醫學系的基礎課程,下午進實驗室做研究。這些學生當中,大約有一半的人會在第二年課程結束時休學研讀碩博士,待取得學位之後再回到醫學系完成課程,取得醫學士學位。
2005 年,哈佛醫學院 HST 計畫的負責人應邀到陽明醫學院演講,同時陳震寰院長也首度邀請同為陽明醫學系第一屆畢業生的黃自強教授,與第五屆畢業的陳政育教授在該年暑假開設暑期課程;並在第二年暑假選派了 5 名參加選修課的學生,到二位教授的美國實驗室實習。
2006 年在洛克菲勒 Janelia Farm 主持專案的李次民與李靜嫺兩位夫妻檔到陽明開設暑期研究課程,修讀該暑期課程的學員部分在隔年到李次民教授的實驗室實習。如此持續了數年。後來因為時間無法安排兩位李教授後來終止了課程,但黃自強教授與陳政育教授的暑期課程加上次年的赴美實習,週而復始地持續了十數年,一直到疫情期間才暫時中斷。
後來這個暑期課程成為一個獨立的「醫師科學家學程」,謝世良教授之後陸續由郭博昭教授、楊慕華教授接手,現在由兵岳忻教授負責。目前課程除了每年暑假邀請國外學者來臺開設短期課程、教授科學寫作技巧、培養發掘科學研究興趣之外;隔年暑假學員得以參與國外大學研究實習,熟悉實驗操作技巧;並且可以參加不定期科研講座,由國內外知名學者分享研究心路歷程、醫師職涯發展目標等等。
2015 年在原有的 A 組「醫師組」之外,開設了 B 組「醫師科學家組」,2020 年又增設 C 組「醫師工程師組」,進一步強化培育醫師科學家的力度。也就是說,學生可以透過「醫師科研學程」或 B 組「醫師科學家組」取得醫學士 / 博士(MD/PhD)、或醫學士 / 碩士(MD/MS)學位;或C 組「醫師工程師組」取得醫學士 / 工程(MD/ENG)雙專長。
醫師科學家的培育計畫並不僅止於醫學系課程階段,還包括從 PGY 到住院醫師到主任醫師的職涯階段。從醫學系一年級到主治醫師,給予補助進修經費,從短期出國研習進修、到長期攻讀博碩士學位甚至博士後研究,任何一個時間點只要有需求,都可以申請研究補助,支援優秀人才培育不曾中斷。這些獎助計畫包括:「臺灣醫學發展基金會論文獎—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熙雲獎學金」、「住院醫師博士後研究人才培育獎助」和「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出國獎助」。
慷慨、多年持續挹注的經費 增加人才培育續航力
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的贊助規模與金額最多也最長久,多年持續的慷慨善心捐款成為醫學教育人才的養成,最有力、實質意義的支持。這個贊助計畫是在 2013 年 2 月 14 日尹衍樑總裁、國立陽明大學梁賡義前校長、臺北榮民總醫院林芳郁前院長,陳震寰院長時任醫學系系主任餐敘時定案的。尹總裁承諾資助醫師與醫學院學生短期與長期的出國進修費用,為期十年。「臺北榮民總醫院暨國立陽明大學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由此誕生。這十幾年來,陽明醫學院系培養了不少博士級的醫師科研人才,例如現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擔任助理教授與實驗室主持人的蔡鳴峰、擔任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的季康揚、現任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住院醫師的關艾琛等等。
下一個諾貝爾獎臺灣人得主什麼時候出現?
臺灣出生的何大一,是陳震寰院長心目中醫師科學家的典範。何大一在 1974 年以「最優等」的成績獲得加州理工學院學士學位,1978 年於哈佛大學醫學院 HST 計畫畢業。從 1994 年起何大一的研究成果讓愛滋病由一種致死的絕症,成為一種可控制的慢性病。
雖然何大一尚未獲得諾貝爾奬,但他在醫學研究的成就是舉世公認的。陳震寰院長觀察,臺灣要產生諾貝爾獎得主有相當的難度。原因可能出在臺灣有許多優秀的人才,但整體大環境卻缺乏鼓勵基礎研究的氛圍。例如醫院可能獎勵醫師發表論文、或者學校鼓勵教師與學生參加各種競賽、並且宣傳得獎新聞等等,這些都是較為短線而功利的作法。
當追逐獎項成為常態,久而久之變得重量不重質,需要長期耕耘的研究往往被忽略,臺灣要出現下一個諾貝爾獎得主,需要付出極大的個人努力與資源栽培。
臺灣培養醫師科研人才的利基與挑戰
陳震寰院長認為,培養醫師科研人才的關鍵成功要素是指導老師。畢竟年輕的醫學院學生仍在摸索階段,對基礎科學的認識極為有限,如果有一位好的老師來引導學生,讓他熟悉實驗室的環境、建議研究的方向、提點人生的方方面面,對於學生的未來發展有決定性的影響。
而這正是臺灣培養科研人才的利基所在:「臺灣每所好的大學裡都有優秀的老師。」陳震寰院長充滿信心,有了這些好老師就可以培育出優秀的醫師科研人才。
不過,這些在醫學院任教的優秀老師在臺灣也壓力重重。他們往往必須肩負臨床服務、教學、與研究三項任務,再加上研究經費不足,是極大的負擔。相較在國外,想專心研究發展的老師可以把大多數的時間放在研究工作上,時間分配比例甚至可以高達 80%。
此外,臺美的校園評鑑制度有極大差異。美國的大學有任期制,教師之間公平競爭,表現優異的才能獲得續聘。研究經費則靠教師各自努力,爭取自己的專案經費。如果無法取得研究獎助,教師只好離開學校。但因為美國市場大,離任的教師或醫師很容易找到工作。
臺灣則不同,大學教師或醫院醫師基本上是有工作保障的,整體的社會氛圍又偏向支持弱勢,特別是公立大學或醫院基本上不容易淘汰不稱職的教師或主治醫師;即使有充分不續聘的理由,大學仍有極大可能捲入官司,因此落實績效考核制度有相當的難度。兩相比較之下。處於國外高度競爭的環境,才能留下對研究有極大興趣的優秀人才持續鑽研學問。
在醫院方面,由於教學醫院評鑑的關係,醫學中心一般會要求年輕的主治醫師做研究,廣義來說,這些都是醫師科學家。假設醫學中心有一半的主治醫師在做研究發表論文,例如臺北榮總有約600 位主治醫師、臺大醫院有約 800 位主治醫師,臺灣就有幾百位醫師科學家,這算是基本盤。但如果是頂尖的研究型主治醫師,例如臺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的醫師就是偏重醫學研究導向的主治醫師,但他們只佔少數——只有十多位,不到主治醫師總人數的 3%。
「這些頂尖的醫師才是我們國家需要培養的對象。」陳震寰院長談及,優秀醫師科研人才可以協助解決國家的重大難題,制定關乎國民健康的政策,比如說:快速對應疫情、研發新藥、製作疫苗等等,做出適合當下情境、正確的決定。這些事並不容易,也只有這個時候能彰顯稀有人才的價值。
對醫師科研人才培育的建言
針對醫學教育施行的政策面,陳震寰院長建議將第一階段國考成績保留時限延長為八年,畢竟修讀博士班需要五到六年,加上兩年實習。同時建議醫院設立「研究型住院醫師」制度,在不必延長這些醫師的住院醫師訓練年限的情況下,讓他們得以在該訓練期間繼續研究工作。
在執行面,他認為首先應該建立跨校、跨院系所、跨國的合作機制,以完善人才培育計畫。其次是建立「研究指導老師獎勵辦法」,獎勵優秀的研究指導教師。第三是建構前、中、後期表現指標,並以個案管理方式,進行人才培育之短中長期成效之追蹤管理。最後是建立陽明交大醫學系畢業校友國際聯繫網路,方便校友間的切磋琢磨與資源交流。
從事醫學研究的累積時間、專業人才的投入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金錢與物力的,才能推進醫學領域的些微進展。這些小小的醫學研究成果,往往為病人的健康利益,取得一大進步。只要提昇研究型醫師人才的比例,相信能提高臺灣醫學的水平。
註一:引述2023/04/02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6925/7073274
訪談者 :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 :孫婕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 :陳震寰
✨✨✨✨✨✨✨✨✨✨